視覺訓練
專家解答
視力康復與視覺訓練的思路
視力為什么會衰退
要找出視力衰退的真像,我們首先需要對眼睛的大體結構進行了解。雖然聽起來有些老套,但是我們依然拿眼睛與攝影機做一個類比。當光線進入眼睛——或者攝像機之后——它的處理需要經過四個基本結構。通過下面一個簡單的眼部解剖學分析,我們可以了解視覺信號如何被消減、扭曲并導致視力低下。您對眼睛的結構了解多少,各部分的衰退和病變如何影響人的視覺?角膜是光線的入口,它是位于眼睛最外層的透明組織,其功能就相當于窗戶——光線通過角膜進入眼睛并獲得視覺感知。接下來,光線信號通過晶狀體進行聚焦,并在眼睛的第三個結構——視網膜上投射出清晰的物像。視網膜就相當于位于照相機鏡片之后的膠卷,正是通過它,眼睛將光線信號轉化為大腦可以理解的神經信號。最后,視神經——其功能就相當于連接攝像機和顯示器的電纜——將神經信號傳遞給大腦并最終在大腦中形成影像。隨著年齡增長而帶來的視力衰退正是由于這四個結構中的一個或多個環節出現了問題而導致的。
角膜(cornea)、虹膜(Iris)、瞳孔(pupil)和晶狀體(Lens),眼球后方紅色帶狀物為視神經。晶狀體周圍成束狀的肌肉是懸韌帶(Zonular fibers),它負責改變晶狀體的形狀并完成不同距離物體的聚焦。
角膜:角膜的完整性對于眼睛能否接收到清晰的圖像十分必要。如果角膜不光滑或者不完整,就像攝像機的鏡頭受到了刮傷,眼睛當然無法接收清晰的圖像信號。在眼瞼內,有極薄的一層眼淚覆蓋在角膜的表面,不要小看這層眼淚,它們由許多不同的細胞所制造。它們有的均勻地排列在眼瞼內部的表層,負責維護角膜層的光滑性和精確的視覺效果。任何擾亂眼淚層的因素都可能造成角膜的損傷,從而導致圖像質量的降低。隨著年齡的增長,角膜可能會因為眼瞼炎而受到損傷。如果發炎相對嚴重,負責制造眼淚層的細胞可能會遭受損傷,從而連帶地影響到覆蓋在角膜上的眼淚層。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可能會感覺到眼睛被蒙上了一層薄膜,這種感覺往往是間歇性的,而且可以通過眨眼得到短暫緩解。由于眼淚蒸發和角膜層變干,視圖模糊等更嚴重的癥狀可能隨之發生。這種情況可以演變為一種慢性疾病,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干眼病。眼瞼炎和干眼病的治療根據眼瞼內層發炎原因的不同,可以采用熱毛巾敷療、人造眼淚、口服抗生素甚至局部免疫抑制劑等療法,來減輕這種導致眼淚減少的發炎反應。
晶狀體:晶狀體也會受到人體老化作用的影響,并且出現各種不適癥狀。這些癥狀包括白內障和老花眼,幾乎每個老年人都會不同程度地受其影響。當我們剛出生之時,我們的晶狀體如水晶般清澈透明,難怪古人形容人的眼睛如“秋水”般可以“望穿”,這表明人在年輕時,光線在眼睛里的傳導不會受到那些不透明成分的阻擋。同時,此時的眼球具有很強的柔韌性,這就意味著晶狀體可以自由地改變自己的形狀來對遠近不同的物體進行聚焦。不幸的是,當我們步入老年,晶狀體的透光性和柔韌性都發生了衰退。晶狀體中的混濁物或白內障,使得進入眼睛的光線通過扭曲的媒介進行傳輸,從而導致視力減退。同樣,如果晶狀體喪失其柔韌性,這也必然導致眼睛無法對較大距離范圍內的景物進行聚焦。已經變硬的晶狀體變得僵硬,它只能固定地對較遠景物進行聚焦,而無法完成近距離景物的聚焦——反之亦然。這種晶狀體的硬化往往從中年時期已經開始,這時候人們開始發覺,自己只能把報紙舉得遠遠地才能看清上面的字跡,這種現象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老花眼,人們不得不借助于老花鏡也就是凸透鏡來聚焦近距離的圖像。“老花眼”一詞的英文為“presbyopia”,這個詞匯來源于希臘語中的“presbus”,意思是老人,而“opia”則意為眼睛。幸運的是,針對上述兩類晶狀體衰退癥狀,人們已經找出了治療方案。白內障患者可以通過移植人工晶狀體來代替已經病變的晶狀體,植入的晶狀體十分清晰,并且可以保證光線信號在眼內的無障礙傳輸。對于老花眼,問題似乎更易解決——可以佩戴老花鏡或者雙光眼鏡。
視網膜和視神經:視網膜和視神經一前一后協同工作,兩者中的任何一個出現退化癥狀都可能導致嚴重問題,甚至失明。視網膜是一個極為復雜的組織,它負責將進入眼球的光信號轉換為神經信號。這些神經信號通過神經節細胞的擴展傳輸給大腦。同樣,也正是通過這些細胞的擴展形成了視神經。從某種意義上講,視神經是視網膜的擴展和延伸。眾多的研究表明,如果沒有疾病的侵擾,視網膜和視神經的視覺處理能力并不會隨年齡的增長而衰減。不幸的是,與年齡相關的視網膜和視神經疾病并不少見。視網膜黃斑退化(中央視網膜功能喪失)和青光眼(由于眼壓增加而造成的視神經傷害)是較為常見的視網膜和視神經疾病。這些疾病的早期檢測可以防止或盡量減少視力損傷的程度,特別是近年來新的和有效的治療方案不斷推出,這些疾病得到治愈的機率不斷增加。
總之,即使老齡化到來,社會并非一定會出現老花眼泛濫的局面。相反,通過適當的主動眼科護理和重點發展致盲疾病的新療法,我們依然可以在老年時期獲得與年輕時一樣的好眼神。不過,現代的醫療手段也并非萬能,老年由于體質問題,不少眼部手術的風險性比一般人要高得多,而且關于矯正老花眼最常用的方法——老花鏡的爭議也從未停息。除了手術治療,還有哪些簡易的辦法可以進行視力的維護和恢復呢?
除了上述常見的物理治療,許多研究表明,視力惡化往往是由眼睛的疲勞和壓力所致,通過一些基本的視力保健療法來減輕眼疲勞和壓力,可以有效地防止老年視力衰退。人體老化本身并不意味著視力的自動衰減,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眼睛不斷地承受累積而來的張力和壓力。如果我們通過適當的方法來維持其活力和靈活性,視力的衰退并非不可避免或者不可逆轉。